一、观察封口机现场演示效果
实测封口表面
要求厂家用实际包装材料(如你常用的薄膜)进行封口演示,近距离观察封口边缘:
合格表现:封口处无褶皱、气泡、局部凸起或凹陷,表面光滑平整,边缘与薄膜主体过渡自然。
不合格表现:出现波浪形褶皱、气泡鼓包、封口中间凹陷或边缘卷曲,可能是温度不均、压力不稳定或机械结构精度不足导致。
对比多层堆叠效果
将封好的包装袋堆叠 20 层以上,轻压观察是否出现封口错位或变形:
设备:封口边缘刚性足,堆叠后无明显偏移,说明封口平整度和强度均匀。
劣质设备:可能因封口厚度不均,堆叠后出现倾斜或局部压溃。
二、检测封口厚度均匀性
用卡尺测量封口宽度
在封口长度方向上取前、中、后 3 个点,用游标卡尺测量封口宽度(热封区域的实际压合宽度):
合格标准:各点宽度误差≤0.5mm,说明设备压力和温度分布均匀。
误差过大:可能是发热条变形、压合辊两端压力不一致,导致封口宽窄不一、平整度差。
撕开封口观察内部融合状态
手动撕开封口,观察热封层的融合痕迹:
表现:薄膜两层完全融合,无分层或局部未粘合现象,断裂面出现在薄膜本体而非封口处。
劣质表现:封口内部有明显分层、气泡或未熔合的 “白线”,说明温度或压力不足,导致封口虚焊、表面看似平整但内部不牢固。
三、测试不同速度下的稳定性
调节封口速度观察变化
让样机在低速、中速、高速三种模式下分别封口(若设备支持变频调速):
设备:不同速度下封口平整度一致,无因速度变化导致的褶皱或熔胶拉丝现象。
劣质设备:高速时可能因发热元件升温滞后,出现封口发虚、边缘毛糙;低速时可能因过热导致薄膜融化过度、封口起皱。
模拟连续作业场景
让设备连续封口 20-30 个包装袋,观察后续封口是否出现平整度下降:
合格表现:长时间作业后,封口质量稳定,无因设备发热导致的机械变形或温度漂移。
异常表现:连续作业后封口逐渐出现褶皱或熔胶不均,可能是散热设计不良或机械部件耐磨性差。
四、参考设备技术参数与细节设计
查看发热条与压合结构
询问厂家发热条是否为整体式设计(非拼接式),压合辊是否经过动平衡校准:
整体式发热条:温度均匀性更好,避免拼接处温差导致封口局部过热或欠热。
动平衡压合辊:转动时压力均匀,防止因辊体偏心导致封口左右压力不一致、出现单边褶皱。